又是與日子算帳的時候了.
回首360多個日子, 沒有一天是讓我有所印象.日子都像流水帳, 缺乏可陳.有點慚愧啊..
想要去的國度就是一直去不成, 這應該是2006年一點的遺憾吧.
朋友個個都想向外出走;而出走的卻又不回來了;回來的又不斷找機會出走 .我是有點生氣,也許也有妒嫉的成分吧.
當年就是不夠勇敢,結果今天空遺憾.
但人總是必須往前看,既然已經放棄的東西, 就不必再去留戀.
相信明天會更好.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.
Sunday, December 24, 2006
Tuesday, September 19, 2006
校園民主的哀嚎
1989年6月4日,北京天安門鳴起了民主號角。
北京學生在那一年發動了一場和平學運,以行動告訴國家甚至全世界他們對民主的渴求。但是當權者卻以傲慢、鐵腕的姿態與學生對峙,最後以血染天安門收場,也在中國的歷史上,留下永恆的傷痕。
北京學生在天安門事件所扮演的角色,彰現了他們對大學生這個身份的認知並實踐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。 大學校園應該是民主的搖籃,也是一個磨煉青年敏銳思維的場所;而校方也應該絕對的允許不同源流的思想和論說在校園內川流,讓學生盡情自由的呼吸各派主義的精神,消化各種思想的精髓。
另一方面,校方包括了校長及教授就應該扮演農夫的角色,在校園這片土地上,灑上各式學說的種籽,讓大學生自己去吸收最能滋養自己的學術養份。
然而,從近幾年來的大學校園選舉活動中,我們看到了大學已經開始逐漸乖離了她原該肩負的教育重任,反轉成為獨裁者身份,讓校園染上不應該有的白色恐怖。
國家領袖不斷的強調應該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,可是當大學生欲展示出獨立思考的一面時,卻一直遭到掌權派的打壓,使用專制的手法,掌控學生的一舉一動。
令人心寒的是,原本應該以自由、民主著稱的大學校園,竟然出現類似制極權統治下的國度,沒有言論的自由、行動受到監視、恐嚇、威脅等。
1989年,中國的校園民主號角響起了,而結局卻令全世界悲淒;今天,我們的校園民主也發出哀嚎,希望是皆大歡喜的結局。
北京學生在那一年發動了一場和平學運,以行動告訴國家甚至全世界他們對民主的渴求。但是當權者卻以傲慢、鐵腕的姿態與學生對峙,最後以血染天安門收場,也在中國的歷史上,留下永恆的傷痕。
北京學生在天安門事件所扮演的角色,彰現了他們對大學生這個身份的認知並實踐大學生對社會的責任。 大學校園應該是民主的搖籃,也是一個磨煉青年敏銳思維的場所;而校方也應該絕對的允許不同源流的思想和論說在校園內川流,讓學生盡情自由的呼吸各派主義的精神,消化各種思想的精髓。
另一方面,校方包括了校長及教授就應該扮演農夫的角色,在校園這片土地上,灑上各式學說的種籽,讓大學生自己去吸收最能滋養自己的學術養份。
然而,從近幾年來的大學校園選舉活動中,我們看到了大學已經開始逐漸乖離了她原該肩負的教育重任,反轉成為獨裁者身份,讓校園染上不應該有的白色恐怖。
國家領袖不斷的強調應該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,可是當大學生欲展示出獨立思考的一面時,卻一直遭到掌權派的打壓,使用專制的手法,掌控學生的一舉一動。
令人心寒的是,原本應該以自由、民主著稱的大學校園,竟然出現類似制極權統治下的國度,沒有言論的自由、行動受到監視、恐嚇、威脅等。
1989年,中國的校園民主號角響起了,而結局卻令全世界悲淒;今天,我們的校園民主也發出哀嚎,希望是皆大歡喜的結局。
Sunday, September 10, 2006
與安華的.05距離
可能他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一天和記者如此靠近,而我肯定是不會料到曾經叱吒政壇的前副首相安華,會有一天和我同桌進餐,而且距離還只得0.5公尺。
雖然在實在的空間上,我和他距離非常接近,可是我卻用100公尺的距離去觀察、分析這位政治人物以及其黨。
雖然公正黨立黨以來一直標榜也強調塑造一個公正國家,可是由於其黨成立的背景,促使社會尤其是華人都質疑公正黨的核心價值觀。
公正黨是安華入獄後的一個時代產物,難免令人聯想公正黨其實是為安華而設,是為爭取安華的公正而產生,即便該黨過去以來都強調公正黨追求的是一個公正對待任何種族、宗教的政黨。
不過,令人遺憾的是,公正黨的種族色彩太過濃郁,縱然領導層是由3大種族組成,可是該黨所散發出來的文化與印像,甚至可以說運作模式,與巫統幾分相似。
安華本身沒有否認自己身為馬來人及回教徒,絕對會爭取馬來族群的利益,但是同時他也說不會忽略其他種族的利益。
可是,從歷史所留下的痕跡來看,華人會全盤接受這樣的理念嗎﹖在與安華近距離的交流後,更加強了我這樣的想法。
公正黨上至領導下至基層,多數都有巫統的背景,因此無可避免含有巫統影子。 在安華的談話中,他鮮少提及如何為華社打造一個公平的國度,或是如何協助印裔擺脫貧窮;反而他一直所強調的新經濟政策失敗,其實整體上對馬來人的影響遠甚其他種族。
他問我們,如何贏取華社選票﹖但是我不曾聽到他提及有關華教、固打制,那些華社揹負了很久的包袱等課題,那麼試問如何獲得華社的認同﹖
如果公正黨強調的是一個公平的政黨,那麼絕對不該出現一種族駕馭另一種族的情況;如果公正黨是為全馬來西亞國民服務的政黨,那麼在他們的任何活動上,也不應該有涉及宗教的儀式,因為我們並不是單一宗教的國度。可惜的是,它並沒有做到。
公正黨還是存在這一個無形的種族鴻溝,我不得不這麼說。
雖然在實在的空間上,我和他距離非常接近,可是我卻用100公尺的距離去觀察、分析這位政治人物以及其黨。
雖然公正黨立黨以來一直標榜也強調塑造一個公正國家,可是由於其黨成立的背景,促使社會尤其是華人都質疑公正黨的核心價值觀。
公正黨是安華入獄後的一個時代產物,難免令人聯想公正黨其實是為安華而設,是為爭取安華的公正而產生,即便該黨過去以來都強調公正黨追求的是一個公正對待任何種族、宗教的政黨。
不過,令人遺憾的是,公正黨的種族色彩太過濃郁,縱然領導層是由3大種族組成,可是該黨所散發出來的文化與印像,甚至可以說運作模式,與巫統幾分相似。
安華本身沒有否認自己身為馬來人及回教徒,絕對會爭取馬來族群的利益,但是同時他也說不會忽略其他種族的利益。
可是,從歷史所留下的痕跡來看,華人會全盤接受這樣的理念嗎﹖在與安華近距離的交流後,更加強了我這樣的想法。
公正黨上至領導下至基層,多數都有巫統的背景,因此無可避免含有巫統影子。 在安華的談話中,他鮮少提及如何為華社打造一個公平的國度,或是如何協助印裔擺脫貧窮;反而他一直所強調的新經濟政策失敗,其實整體上對馬來人的影響遠甚其他種族。
他問我們,如何贏取華社選票﹖但是我不曾聽到他提及有關華教、固打制,那些華社揹負了很久的包袱等課題,那麼試問如何獲得華社的認同﹖
如果公正黨強調的是一個公平的政黨,那麼絕對不該出現一種族駕馭另一種族的情況;如果公正黨是為全馬來西亞國民服務的政黨,那麼在他們的任何活動上,也不應該有涉及宗教的儀式,因為我們並不是單一宗教的國度。可惜的是,它並沒有做到。
公正黨還是存在這一個無形的種族鴻溝,我不得不這麼說。
Thursday, March 16, 2006
check out & check in
Friday, March 10, 2006
告別tauke仔的日子

原來自己已經當了15年的tauke仔。仿彿已經習慣這樣的稱呼。
來這個園丘找不到我的朋友只要將這個稱呼告訴給鄰居,很容易就找到我家了。
曾經很厭煩雜貨店的日子,雖然每一位朋友都羨慕我有1個雜貨店的家。
自從15年前從祖父的手中接管這家雜貨店後,我的日子中少不了看店這個環節。天知道我多討厭啊,從沒可以好好的觀賞一部戲或是1頓飯,中途一定
有人會來打岔。
今天,這樣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。才恍然這樣的日子對我的意義。
我清楚的記得在未成為tauke仔的自己是膽怯,內向的。之後,為了招呼顧客,才開始懂得放開自己。呵呵
還有,原來自己并不是買東西而是拿東西。從來不必擔心日常用品缺貨,臨時一樣有貨源,最重要的是可以省了一筆。
可是,這樣的日子終於也要過去了。
我終於不再是tauke仔了。。。。
Saturday, February 25, 2006
我的工作
今年的3月,記者生涯滿6年了!! 天!!
當年是如何的抱持著一個理想, 今天我有點遲疑。
對這個世界不斷發生的事情,是麻木了還是累了,我開始不想去思考了。
很多事情還是會沖擊著我。我所受的教育要我不斷批判現有的體制,這是記者的任務;但一路走來,這樣的堅持能多久?
後來我發現,當記者可以滲透到社會的最基層, 也可以接觸社會最高層。其實這樣的一種接觸,它永遠都是隱藏它存在的意義。
為何總是要自己去面對悲觀那一塊?世界固然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情上演,而記者的確是有責任去報導,但可曾想過那些事情對自我成長的幫助有多少?
看到了社會最底層醜陋的一面,更額外的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。。。完美的家,完整的體格,安穩的生活。。。我們還想要求什麼呢?
當年是如何的抱持著一個理想, 今天我有點遲疑。
對這個世界不斷發生的事情,是麻木了還是累了,我開始不想去思考了。
很多事情還是會沖擊著我。我所受的教育要我不斷批判現有的體制,這是記者的任務;但一路走來,這樣的堅持能多久?
後來我發現,當記者可以滲透到社會的最基層, 也可以接觸社會最高層。其實這樣的一種接觸,它永遠都是隱藏它存在的意義。
為何總是要自己去面對悲觀那一塊?世界固然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情上演,而記者的確是有責任去報導,但可曾想過那些事情對自我成長的幫助有多少?
看到了社會最底層醜陋的一面,更額外的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。。。完美的家,完整的體格,安穩的生活。。。我們還想要求什麼呢?
Friday, February 03, 2006
別問婚期
友人說,像我們這種年齡又單身人, 在新春最尷尬,理由是不好意思拿紅包.
我倒是不介意繼續拿紅包,只不過受不了一些人對我太過關心,不斷詢問婚期.其實也不是厭煩,而是已經麻木了.
不明白的是,明年重複同樣的問題,不膩嗎,他們!?
漸漸我也懂得用微笑來當成答案.
新春期間遇到我,千萬別問我婚期,就只給我紅包好了.如果你的目的是派紅包!!
我倒是不介意繼續拿紅包,只不過受不了一些人對我太過關心,不斷詢問婚期.其實也不是厭煩,而是已經麻木了.
不明白的是,明年重複同樣的問題,不膩嗎,他們!?
漸漸我也懂得用微笑來當成答案.
新春期間遇到我,千萬別問我婚期,就只給我紅包好了.如果你的目的是派紅包!!
Tuesday, January 10, 2006
青鳥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
About Me
- 她
- 無法自拔的文字魔力.上了癮的音樂迷幻.一時痛快的影像空間